<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新《土地管理法》系列解读(五十)

        作者:信息中心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1日        浏览:1420

        新《土地管理法》系列解读(五十)

        耕地质量保护的责任人及保护措施

        《土地管理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承担耕地质量保护的责任,耕地质量保护的措施包括:维护排灌工程设施、因地制宜轮作休耕、改良土壤等,其中,“轮作休耕”是《土地管理法》新增加的一项措施,与此相适应,新《土地管理法》也删除了关于“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二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的原有规定。排灌工程设施,是指为灌溉农田、排泄水流而兴修的水利工程设施;改良土壤,指改变土地的不良性状,防止土地退化,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对此,《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引导因地制宜轮作休耕,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维护排灌工程设施,防止土地荒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