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新华社记者近期在沿海调研时强烈感受到,国人原有的固守内陆和大江大河发展的传统思维正在被打破,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区人们的海洋经济意识渐浓。
种种迹象显示,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正在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谋划蓝海新战略,力争在全球新一轮海洋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蓝色国土上的“蓝色梦想”
走进中国重工青岛双瑞防腐防污工程有限公司宽敞的车间,一台名叫“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的“大家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台机器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将是我公司在‘十二五’期间发展高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拳头产品。”副总经理王洪仁自豪地说。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让这家处于国内海洋防腐工程和水处理领域领先地位的公司看到更多“蓝色商机”。
王洪仁说,为治理船舶在装卸压载水时把一地的海水带到另一地造成生物入侵等海洋环境污染,从2011年开始国际上要求未来6年全球6万艘远洋船舶都必须安装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正是看到这个巨大商机,双瑞公司投巨资研发新装置,成为得到国际海事组织认证的全球15家企业之一。
新华社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各地涌动的海洋经济热潮正在突破传统认识向原先薄弱的高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海水利用、海洋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
“蓝色经济与传统意义上的海洋经济最大不同在于:将高度重视海洋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重视海洋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重视改革开放,重视海陆统筹、协调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费云良对新华社记者说。
他指出,传统的海洋经济主要是指“耕海牧渔”和海上运输,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粗放,产业比较单一,生态观念比较单薄,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
黄海之滨的鲁南小城日照市正在依此新概念打造“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市委书记杨军递给记者的名片上,以海洋为背景印着8张照片,展示着日照将下功夫发展的临港工业、滨海文化、大学科技园、宜居家园等新兴海洋产业。
从繁忙装载铁矿石的日照港码头远眺,记者被告知,不远处一片盐碱滩涂上正在筹划建设一个体现科技生态环保理念的海洋城项目,随着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等新型产业的入驻,它将承载这座新兴城市的“蓝色梦想”。
抢占全球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
向海洋要生产力已成全球新趋势。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资源环境瓶颈期,沿海各国纷纷将国家战略利益竞争的视野转向资源丰富、地域广袤的海洋。
资料显示,海洋和涉海经济已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80%左右,而我国2009年海洋生产总值约3.2万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创造3200多万个就业岗位。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明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路线图”——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渔港建设,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国人应树立起蓝色国土意识。从小学课本里只讲陆地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其实加上300万平方公里海域,应该提1260万平方公里才对!”费云良说。
拥有全国第二长海岸线——3345公里的山东省正在兴起发展海洋经济的热潮。海洋经济总值已占到该省国民生产总值的18%。去年山东省又提出以海洋产业为重点发展“蓝色经济”,着力打造全国三个海洋经济试点之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认为,包括山东在内的环渤海区域,加上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三大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加上其他沿海地区,我国“3+N”的海洋经济区发展布局正在形成。
海洋产业亟待加快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我国发展海洋经济上升势头已经形成,但面临的产业升级挑战不容忽视。
现在成了“香饽饽”常被各地请去为发展海洋经济出谋划策的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刘洪滨不无担忧地对记者说:“目前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较为粗放,科技贡献率偏低,人才缺乏,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海洋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杨军最愁的就是“缺少海洋产业的人才”。有的项目只得从附近的青岛市请专家,久而久之形成一批“周末工程师”。即便是拥有全国三分之一海洋科研机构的青岛,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中也感觉到,最缺的是海洋高端产业的科技研发人才。
海洋环境保护的任务随着沿海工业聚集、海洋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也越来越艰巨。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指出:“一些地区围填海速度过快,海岸湿地面积逐渐减少,海洋生物繁育生长的重要场所不断遭到破坏。”
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围填海造地的速度加快,2005年后每年围填海超过100平方公里,特别是2007年到2009年,全国实际围填海面积——包括合法和违法查处的,平均每年222平方公里。
“十二五”规划建议已明确提出,要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
“十一五”期间就已投资2000亿元建设的河北唐山曹妃甸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一定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根本之道。”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副调研员才俊驹深有感触地说。
采访札记:发展海洋经济莫让“蓝色”变“黑色”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 郑晓奕、韩洁、吕福明)
记者近日在山东、河北、天津等地调研时发现,沿海地区正在兴起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热潮,围海造地、兴建港口码头、沿海部署重工业……一片热火朝天。但伴随着“蓝色”机遇而来的,也有不注重规划、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的“黑色”隐忧。
沿海滩涂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国家鼓励各地适度围填海造地,以拓展发展空间,但前提是要适度利用海岸线,不能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然而国家环保部数据显示,一些地方围填海速度过快,导致海岸湿地面积逐渐减少。其中1996年至2007年间,渤海填海造地面积551平方公里,沿海滩涂湿地面积减少了718平方公里,年均减少1%以上,相当于整个渤海沿海地区减少2%至10%的污染消减能力。
稀缺的港口资源也存在无序开发、同质化竞争的问题。青岛新建的董家口港和发展已具规模的日照港近在咫尺,整个环渤海年吞吐量在亿吨以上的港口就超过10个。
钢铁、石化、造纸等大进大出的重化工业也在加速布局沿海地区,大有向沿海全线扩散之势,与近海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毫无疑问,海洋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是解决陆地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三大难题的新领域。但如果因其资源丰富就一味索取,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海洋的报复。已有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才是科学可持续的发展。
权威部门指出,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存在的问题是,重近岸开发轻远海利用,重资源开发轻海洋生态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谋划,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雷同,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高耗能产业多低碳产业少。
如何解决上述“三重三轻,两同两多两少”的问题,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方针已指明发展路径。
这其中,统筹、科学、合理、保护是关键词。尤其要坚持生态优先,要立足环境承载能力谋发展,通过科学开发实施更加有效的保护,集约高效利用海洋资源,才能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