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是这样创造的
——切看临颍县国土资源局是如何保护耕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
近年来,临颍县国土资源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依法行政和节约利用为准则,紧紧围绕“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经济发展”这一主线,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扎实推进“双保工程”,着力构建和谐国土,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正确的思路 明智的选择
常言说:“思路决定出路”。正确的思路决定了一个单位的发展方向和命运。2007年,临颍县国土资源局班子进行了大的调整,原副局长白慧甫提拔为党委书记、局长职务。面对临颍后备资源匮乏,供需矛盾突出,保护与保障压力较大,形势严峻的实际,上任伊始,有着丰富经济头脑的白慧甫就在全局干部职工会上大胆地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和工作目标:那就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运行体系和工作机制。要创新工作方式,开阔视野,树立敢为人先的气概。不断推进土地管理方式的转变,强化土地利用的规划和计划管理。靠规划控制区域,靠计划控制规模,靠政策抑制盲目无序的用地冲动。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村村点火、乡乡冒烟、遍地开花”的粗放用地模式。同时,以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为抓手,以土地节约集约,破解用地难题,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为重点,以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完善各项硬件设施,优化服务环境,着力打造一支“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环境优美、设施配套、作风优良”的规范化国土资源管理队伍。至此,一场“大戏”拉开了序幕。 宏伟的工程 漂亮的胜仗
近年来,临颍县国土资源局把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当做破解用地难题的“一号工程”全力来抓。早在2007年8月,该局就开始云壤此事,并牢牢抓住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的大好机遇,于2009年率先在全省上报第一批1500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并很快得到了省厅的批复。一开始,临颍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建新区规模1509亩,拆旧区规模1619亩。随着项目的推进,现在建新区规模已增至 3000 亩,拆旧区规模增至3200 亩。自项目实施以来,已完成了9个乡镇18个试点村拆旧区整理复垦任务。整理复垦土地7819亩,拆旧区整理复垦比例达到100%;启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试点30个,建设住房94万平方米;通过项目实施,不仅节约了土地,推进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而且也有效破解用了地难题。周转指标在满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乡镇产业发展基础上,支持产业集聚区用地指标4844亩,保障了恒安纸业工业园、亲亲食品工业园、闽商工业园、中大生物工程等重大项目及时落地和基础设施用地需求。
目前,临颍县城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已拓展至28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已达23.7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13.6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各类投入280多亿元,区内已入驻工业项目118个;2013年区内主营业务收入248.6亿元,其中食品产业达到160.8亿元,产品涵盖烘焙、膨化、果冻果脯、功能饮料等8大类一千多个品种,国内休闲食品企业前10强中有8家在区内建设生产研发基地,中国驰名商标12个,省级着名商标23个。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十快”、“十先”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已成为临颍产城融合互动的龙头、“三化”协调发展的先导。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产业集群。临颍产业集聚区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国食品名城”临颍休闲食品产业基地、全国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全省最具投资法制环境产业集聚区,并连续四年荣获全省“十快” 、“十先”产业集聚区。临颍县委书记陈红阳、县长王继周这样评价:“没有临颍县国土资源局,就没有现在的临颍新区,县国土资源局是我们临颍的骄傲。”
临颍县的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经验,得到了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2011年6月16日、7月14日,国土资源部先后派两批工作组对临颍县土地综合整治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进行实地查看和预检;7月18日,在迎接国家六部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土地整治清理检查组座谈准备工作会上,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河南省土地总督察王西同这样评价临颍:“不论是工作,迎检方案准备或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等方面,临颍县就是标杆”。7月23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代表国家六部委组成联合检查组,对临颍县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土地整治工作进行了检查,对临颍县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2012年初,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带队前往临颍县观摩产业集聚区了解到临颍县产业集聚区靠城乡增减挂钩解决项目建设用地问题时指出,“临颍县在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中每个项目都充分利用了城乡增减挂钩,越干越会干;在强力招商引资,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同时,有效带动了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特别是促进食品产业发展。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的方法值得其他县(区)学习,经验值得借鉴。”2013年12月9日至10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在mobile.365-588_Bte365_365football召开了全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场会,推广了临颍县节地经验。与会代表到临颍进行了学习观摩,并对临颍县的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为了严格执行“占一补一”,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该局下大力气狠抓土地开发整理。落实“民心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运作程序,确保工程质量。为了杜绝规避招标、人情工程、暗箱操作、人为干涉等问题的发生,该局对所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一律实行公开招标,严格按照《招标法》、《临颍县招标实施办法》等规定,统一在县招标领导小组和纪检部门的全程监督下进行。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据统计,近年来先后申报实施国家、省级土地整理项目5个,申请资金9000多万元,整理土地7万多亩,增加耕地5000亩,补充耕地719.7826公顷,不但补充了后备资源,解决了占补指标,而且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整治,有效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加了耕地面积,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增加了农业收入,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出了一条新路。
全力的保障 优质的服务
近年来,在用地指标少、土地供求矛盾突出、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双重压力下,如何保障好全县的用地需求?临颍县国土资源局党委一班人没有退缩,没有被困难所压倒,奔漯河、赴郑州跑指标,报项目,他们的诚恳态度,真诚的敬业精神感动了上级领导。近几年每年都对临颍追加用地指标1000多亩。2007年至2013年,共上报土地38个批次(包括城市批次、乡镇批次、挂钩批次等),批准面积653.0667公顷;土地收益增加了10多倍;征地率连续4年保持在100%,供地率连续4年达86.88%;仅2013年就完成了三个城市征收批次44.1392公顷,一个乡镇征收批次16.6753公顷,两个城乡挂钩征收批次62.9039公顷,两个城乡挂钩实施规划69.7721公顷,共计193.4905公顷的农用地转用及征收报批工作,创历史之最;全年共征缴土地出让金61382.2606万元。其中划拨土地2宗,面积2.3004公顷,划拨价款483.084万元;协议方式出让供地3宗,面积4.7432公顷,土地出让金602.2489万元;挂牌出让方式供地47宗、面积106.3407公顷,土地出让金60296.9262万元。调整土地用途1宗,面积0.0233公顷,补缴土地出让金5.2498万元;调整容积率2宗,面积2.3019公顷,补缴土地出让金813万元;完成村庄拆旧复垦1055亩,结余建设用地指标185亩;争取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400余万元。使联泰食品、颍青化工、豪峰仪器、恒安纤棉、汇华纺织、银河地产、恒安亲亲、福建劲牛等一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及时落地建设。为加强对项目用地的审核力度,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指标,坚持集约高效用地,做好建设项目供地,全力服务项目建设,该局按照基础设施优先、主导产业项目优先、生态环境项目优先、重点引资项目优先的“四优先”原则,千方百计为全县各类重大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同时,该局还开辟了重点项目工程“绿色通道”,特事特办,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为用户办证、办事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规范的管理 严格的保护
近年来,临颍县国土资源局注重加强对各项制度的规范管理,严格贯彻落实土地管理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做到既管地又管人。在土地管理方面,一是科学地编制并实施了《临颍县总体规划(1997-2010年)、(2006-2020年)》,严格划定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立和完善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各项制度。在用地审批过程中,严格把关,综合运用土地调查、测绘、统计等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把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划的实施情况,确保全县没有重大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占用耕地的情况。二是创新耕地保护手段,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五不准”;强化管护措施,做到图纸、村组、农户、地块、保护责任书“五落实”。县政府把基本农田保护列入乡镇政府“一把手”年度目标管理,健全了县、乡、村、组四级管护网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监控体系。每年县政府都要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村组,县局与乡镇国土资源所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明确和分解了保护指标,制订了年度考核标准、方法及奖惩措施。县与乡(镇)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15份,乡(镇)与村签订362份,村与组签订2999份,组与户签订14、6万余份,签订率达90%以上。在原树立高标准地块标志57块、村组标志10个,乡(镇)级标志15个的基础上,近年来又投资20多万元,在基本农田保护区新树立大型基本农田保护牌15个,维修老保护标牌60多块。三是认真落实了非农建设用地“六个一律不报批和一个从严”及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制度,守住了耕地这条“红线”,全县基本农田面积始终稳定在50156公顷,耕地保有量保持在57168.2公顷。
在人员和其它管理方面,一是制定和完善了20多项200多条人事、财务、工作、学习等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实行了上班签到,中途查岗,下班点名制度。在每个楼梯墙上都安上了去向告知牌和监控录像;二是明确规定了上班不许迟到、早退、矿工,不许打扑克、上网聊天、下棋、玩游戏、喝酒等,发现一次,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据统计,近年来该局没有一人违法违纪,干部职工心齐风正,全局出现了比、学、赶、帮、超,明争暗赛的良好局面。
正是有了县国土资源局这样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保障发展,保护资源这样一流的工作业绩,临颍县的国土资源工作才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真正认可和高度重视。县政府为支持国土资源工作,专门出台了《临颍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临颍县国土资源管理领导组及工作机构的通知》、《临颍县查处违法建设暂行办法》和《临颍县查处建设问责暂行办法》,建立了临颍县国土资源执法联席会议制度;该局也先后出台了《执法监察巡查工作实施办法》、《临颍县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工作责任制奖惩办法》等文件。局机关也专门建立了联动办案制度。即:在案件查处初期会同规划、地籍、用地部门赴现场对占地范围、规划用途,四至和位置进行准确认定,然后出具土地违法案件规划审核证明。为全力保护耕地,依法行政,该局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查结合”的土地监察方针。一方面,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建立了全员执法,全面覆盖,全程监管的土地执法监察新模式。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土地监察网络。在每个行政村聘请了土地协管员,宣传土地法律法规,发现违法苗头,及时报告和劝阻。落实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责任制和动态巡查责任制。执法监察人员,严格按照分包区域、路段定期定时巡查。局监察大队定期组织拉网式巡查。特殊情况如星期天、节假日还坚持做到巡查无假日,巡查全天候。对各类土地违法案件,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理。另一方面,构建内部联管机制。局监察股、监察大队、自始至终介入用地项目批前、批中、批后的每个环节,实施全程监管,及时通报情况。其他有关股室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使土地违法行为“胎死腹中”。三是与乡镇政府、公、检、法、司等多个部门,推行了联习会议,联合执法制度,变一家管地为多家管地。当违法用地行为始发时,国土部门如果制止无效,公安机关及时协助。在违法行为发展过程中,国土部门申请法院非诉执行,向检察、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反映公务人员纵容、指使违法用地问题,对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一种高压态势。做到了露头就打,给钱不要,坚决拿掉。
近年来该局多次协同乡镇政府、纪检、公安、法院、建设、畜牧、信访以及电力公司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统一行动,密切配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使违法用地占用耕地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连续5年保持在3%以下。全县耕地总量连年保持动态平衡。据统计,2007年以来全局共查处制止各类土地违法案件573宗;拆除违法建筑120亩;申请法院强制执行560宗;移送公安机关8宗;行政拘留3人;向检察、纪检部门建议处分14人;向县政府报送占地情况报告363份;向乡(镇)政府发送制止违法占地建议函410份;有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国土部门的形象。
近年来,临颍县国土资源局在局长白慧甫的带领下,在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为临颍县的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做出了突出贡献,收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赞誉。临颍县先后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粘土砖瓦窑整治工作先进集体、土地执法模范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县”、“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县”、“人地挂钩试点县”。该局被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授予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信访稳定工作“放心县”和信访稳定先进单位;被省爱卫会授予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市国土资源局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第二次全市土地调查工作先进单位、耕地保护先进单位、完成责任目标优秀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县局、土地管理、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分别授予综合实绩考核特等奖、一等奖、三等奖、三等功、城乡建设、土地综合整治、招商引资、基层党组织、农村工作、新闻报道、政务信息、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
面对城市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幅恢弘画卷,在这片充满无限希望和生机的土地上,临颍国土人坚守职责,尽心尽责保护着全县58436公顷耕地“红线”,全方位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努力营造依法依规的用地环境,全力保障经济发展。展望未来,临颍县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以昂扬的斗志,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精神,再续新的美丽辉煌篇章!
|